难忘的记忆
来源:福彩中心 编辑: 福彩宣传部 2022-04-20 11:19:32阅读次数:112
(纪念中国福利彩票发行35周年征文之一)
1987年我刚10岁,在石家庄煤市路小学上学。虽然已经过去了35年,但这一年里有两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一是见证了石家庄解放纪念碑的落成,二是见证了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的首发。
1987年暑假,我经常步行到长安公园和文化宫玩。7月底赶上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在石家庄市首发。那是一张比5分纸币大、比1角纸币小的纸片,每张售价1元,图案简朴又不失庄重,上面有醒目的“募捐”二字。记得当时一等奖奖金是2000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1988年春节期间,中国集邮总公司还发行了一枚纪念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首发纪念封,上面贴有龙年生肖邮票。
与今天的即开型彩票不同,募捐券是用线封边口的,兑奖时要沿边线撕开。1989年还发行了面值5角的募捐券,记得当时在石家庄影院(后来的影乐宫)广场停着一辆中巴车,车上的窗户都打开着,有几个人从窗口探出身来卖奖券,也有背着挎包或端着塑料小筐游走售卖的。我虽年龄小,但知道发行奖券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于是拿出积攒多日的5角钱买了一张,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买彩票。需要说明一点,当时还没有不准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的规定,有时学校也有摊派下来的任务,记得有一位同学中了50元,当时流行的娃娃头雪糕可买100多根。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正式更名为中国福利彩票。逢年过节,民政部门经常在广场销售即开型彩票,人山人海如同赶庙会、看花灯。当时以实物派奖为主,大到汽车、彩电,小到普通日用品都是奖品。
走进新世纪,电脑型彩票成为主流,河北省电脑福利彩票发行蒸蒸日上,网点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几年前,中福彩中心举办走近双色球活动,我有幸入选,到北京现场观看了双色球和3D开奖,还随团游览了故宫、八达岭长城、恭王府等景点。这些年来,我积极参与河北福彩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过手机、加油卡、台灯、刀具套装、便当盒等奖品。虽说至今还没有中过需要到省福彩中心才能领取的大奖,但我仍坚持着几十年如一日的购彩习惯,因为我知道,每买一张福利彩票,都是为福利事业做一份贡献。
最后以一首藏头诗表达我的福彩情。
福泽万民享安乐,
彩云之下放欢歌。
走过石门桃源界,
进家欢迎远行客。
全力奋斗为理想,
新年要有新变革。
时不我待挺身上,
代代志士心红热。
(邯郸 刘占锋)
相关文章